close

除瞭買買買,聖誕節還關乎愛、傢庭、至真至善

聖誕節在中國的風靡,據說始於19世紀初。有一種說法是,聖誕節最初是由西方傳教士引入的,隨著民國基督徒數量增多而蔚然成風,甚至連當時的蔣介石和宋美齡每年都會在官邸裡舉辦聖誕傢宴,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

跳蚤市場上的聖誕賀卡。 Flickr/Dave

沉寂瞭幾十年,在改革開放之後,聖誕節第一次登上新中國的媒體,則是在1989年的《人民日報》上,當時報道稱“上海青年過聖誕的熱情超過春節”,聖誕節成為時下知識青年追逐異國文化的時髦玩意兒。

但如今,聖誕節已經走進中國的千傢萬戶,成為國人年末年初的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隨著這些年國人對於網購的日趨狂熱,聖誕節更是淪為消費主義的傀儡,被各大商傢打造成揮霍購物的狂歡盛事。中國人喜歡節日,而聖誕節這個舶來品,則給瞭中國人一個可以花錢的理由。這一切似乎都無關宗教,卻隻為瞭風雅。

可是,拋卻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火雞等這些眾人皆知的文化符號,你對聖誕節到底瞭解多少呢?在地球另一端的荷蘭人又是怎麼慶祝這一節日的呢?他們慶祝聖誕節和中國人有什麼不同?

在荷蘭,人們將代爾夫特藍陶做成瞭聖誕樹球。Flickr/Anne Swoboda

聖誕節,又稱耶穌聖誕節,是紀念耶穌降生的節日。雖然西方各國聖誕節習俗不盡相同,甚至連日期都不一樣,但聖誕節在各國均兼具瞭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

聖誕節,是柴可夫斯基筆下《胡桃夾子》裡聖誕玩具復活的神跡,也是胡適留學西洋觀禮彌撒的“聞肅穆之樂歌”;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燭光中幻想的親人團聚的和樂,也是人潮鼎沸的聖誕市場上的各國美食飄香。

但剝去宗教的外殼,不管各國習俗如何,就如中國的農歷新年一般,聖誕節最重要的主題永遠隻有傢庭和愛,而小孩子們則永遠是節日的主角。

聖尼古拉斯節上,聖尼古拉斯和身後的黑彼得受到小孩子們的熱烈歡迎。Flickr/Dirt-Jan kraan

在全球的所有地方,人們隻有一個聖誕節,而在荷蘭,除瞭聖誕節之外,聖誕月裡最受矚目的節日當屬聖尼古拉斯節。聖尼古拉斯是如今風靡世界的“聖誕老人”的原型之一,傳說他是出生於土耳其的一位主教,一生積德行善,死後被譽為聖人。每年的12月5日,聖尼古拉斯都會騎著白馬、乘坐蒸汽船,帶著忠實的隨從黑彼得來到荷蘭。每年蒸汽船所到之處,河道兩岸總是人山人海。靠岸後的聖尼古拉斯保持著慈祥的微笑走過被小朋友們圍擁的街道,跟隨其後的黑彼得們則要一邊負責雜技、樂隊、獨輪車等各種小朋友喜聞樂見的表演,一邊沿街散發糖果和餅幹。

聖尼古拉斯和聖誕老人外形上很相似,卻是聖誕老人的原型之一。Flickr/Aldo van Zeeland

和聖誕老人會在壁爐上的襪子裡塞滿禮物相似,傳說聖尼古拉斯也會挨傢挨戶為小孩子送去禮物,隻不過隻有那些在一年裡表現乖巧的小孩子才能收到禮物,淘氣的小孩子則會被黑彼得抓進麻袋帶回西班牙訓教一年。節日當天,荷蘭的小孩子們會將給聖尼古拉斯的白馬準備的胡蘿卜和草料放入鞋子,並把他們的鞋子放在客廳或門口,作為交換,聖尼古拉斯則會在鞋子裡放一些糖果、名字首字母的巧克力或者其他小禮物,孩子第二天一早就能看到這些禮物。

荷蘭畫傢揚?斯蒂恩名畫,畫中的小女孩從鞋子裡拿到娃娃1663-1665

其實,在荷蘭“放鞋子”的習俗可追溯到15世紀,當時有荷蘭的教堂讓人們在12月5日那天將鞋子放在教堂裡,富人們把一些禮物放到鞋子裡,次日教堂會將所得分發給窮人。從16世紀開始,孩子們將鞋子放在客廳裡的習俗開始流傳開來。荷蘭畫傢揚·斯蒂恩曾畫過兩幅聖尼古拉斯節的名畫,從一幅畫的畫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們的鞋子裡都放瞭什麼禮物,乖巧的小女孩得到的是娃娃和糖果,而那看上去很淘氣的男孩子得到的就隻有用來打孩子的荊條。

黑彼得在傳說中是被聖尼古拉斯降伏的惡魔,後來被收為助手。長期以來,黑彼得被描寫為黑臉紅唇的模樣,穿著小醜式樣的衣服,動作誇張而調皮,經常被用來嚇唬那些做錯事的小孩子。這些年來,因為黑彼得的膚色,以及黑彼得的起源很可能跟幾個世紀前荷蘭從事的奴隸貿易有關,黑彼得的存在被有些人視為有“種族歧視”的嫌疑,因為這可能強化瞭黑人是低等種族的刻板印象。不過有些人也認為,黑彼得深受小孩子們歡迎,如果黑彼得突然消失,會為小孩子們帶來困惑,這是文化傳統,不必上綱上線。甚至有荷蘭當地的華人餐館還推出瞭“黃彼得”用來招攬生意。不管如何,聖尼古拉斯和黑彼得已經成為幾百年來荷蘭人的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也成為荷蘭漫長而溫馨的聖誕月裡一抹最亮麗的色彩。

聖尼古拉斯節,荷蘭的小孩子們模仿黑彼得將自己的臉塗成黑色。Flickr/Leefschool

聖尼古拉斯節正式拉開瞭荷蘭聖誕節的序幕,黑彼得前腳剛走,荷蘭的小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拽著父母到聖誕樹市場,挑選自己中意的那棵聖誕樹。荷蘭父母非常享受跟孩子一起裝飾聖誕樹的過程,用來裝飾聖誕樹的飾物也是五花八門,有彩燈、彩球、鈴鐺、松球等等,當然有些傢庭還會在聖誕樹上掛上荷蘭特有的代爾夫特藍陶工藝品。這些年,荷蘭有一半以上的傢庭會選擇人造的聖誕樹,一是因為這樣比較環保,二是因為可以重復使用,比較經濟實惠。聖誕樹會一直擺到一月份的第一周,真樹需要送到指定地點統一回收。有些十幾歲的荷蘭小孩子為瞭掙點零花錢,會挨傢挨戶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將聖誕樹拖走,回收站會給他們一兩塊錢作為辛苦費。荷蘭父母很支持孩子通過這種方式賺點零花錢,讓孩子知道賺錢的辛苦。

12月24日如果是工作日,一般荷蘭人會提前下班回傢。平安夜裡,荷蘭人會提老攜幼去教堂參加彌撒,一起誦讀《聖經》,並觀禮唱詩班的演出。25日和26日是荷蘭的國傢假期,也是闔傢團圓的日子,荷蘭人一般都會去父母傢住上兩天,父母不在的也會和兄弟姐妹或其他親戚聚上一聚。這些年在傢裡宴請賓客的荷蘭人越來越少瞭,大傢都樂於去餐館吃團圓晚飯。有些荷蘭台中馬桶不通餐館會設置兩輪晚宴,並控制每輪晚宴的時間,第一輪大概是從5點到8點,第二輪是晚上8點之後。即便如此,荷蘭大大小小的餐館在這兩天一定是生意爆棚,若不提前訂位肯定沒有位置。

除瞭傢庭和愛,聖誕節的另一個主題,則是感恩、樂善好施、還有與人為善。因為這不僅符合崇尚真、善、美的傳統宗教教義,也是一個現代社會道德體系得以維持的普世價值。

在荷蘭,在聖誕節公共假期之前,各大公司都會贈送員工一個禮包,禮包內通常有賀卡和名字首字母的巧克力,用以感謝員工一年來對公司的奉獻。很多企業還會在聖誕節期間發起一些公益的募捐和拍賣,為孤兒、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送去一片關愛。還有很多荷蘭庇護所組織,會在平安夜為無傢可歸的流浪者們組織慈善晚宴,讓一碗碗的濃湯去驅散他們心中的嚴寒。

聖誕期間如果有傢長帶著孩子來敲門,你千萬不要覺得奇怪。因為很多荷蘭傢長會利用聖誕節這個機會,教導孩子要懂得關愛他人,哪怕是他們從未謀面過的陌生人。傢長會和孩子們一起創建個小小的行動計劃,然後帶著孩子走街串巷為某個慈善組織籌款。

在歐洲難民危機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約有4萬名難民抵達荷蘭,這其中多數是來自敘利亞。今年聖誕期間,荷蘭各地也為難民群體舉辦瞭不少慈善活動,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緩解他們的思鄉之情。有些荷蘭市政廳會邀請難民一起共進晚餐,市政官員與難民們面對面,聽取和收集他們的訴求,並一起觀看聖誕演出。在今年的聖誕演出市場上,有一部叫做《傢》的舞臺劇風靡荷蘭,並在荷蘭各地中學巡回演出。這部舞臺劇的劇組由荷蘭本土的專業演員和年輕的難民代表組成,目的是讓這些難民們通過表演,說出自己的故事。除此之外,今年還有不少學校會組織聖誕募捐,學生們會向一些商傢請求免費提供商品,然後在學校裡義賣給學生和老師,這些商品通常包括鮮花、糖果等,也可能是無形的,比如送你一個擁抱、為你唱一首歌等等。所有籌集的善款將用來改善難民的生活。

玻璃房外總是人頭攢動。(Flickr/Thomas de Leeuw)

在聖誕期間,荷蘭另一個較大規模的慈善活動叫做“玻璃房點歌”。不少人都知道,荷蘭向來盛產世界頂級的DJ,從Ti?sto到Afrojack,從Hardwell到ArminvanBuuren,荷蘭電音橫掃全球各國夜店。每年荷蘭電臺都會舉辦“玻璃房點歌”活動,將3個知名DJ關在戶外密閉的玻璃房內,民眾可捐款點歌,整個活動為期10多天。因為是玻璃房,DJ們在裡面的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楚,捐款箱同樣是透明的,荷蘭媒體會不時現場直播玻璃房內外的動態。

荷蘭藝人在玻璃房內接受媒體訪問。(Flickr/Ben Houdijk)

當然,跟中國一樣,在荷蘭,聖誕節同樣是一場宏大的節日貿易,商傢們大多都會推出各式的打折促銷活動,但聖誕節的真正精髓卻不僅限於此。聖誕節還是一個關乎傢庭和愛的盛事,它對抗冬日的嚴寒,讓你溫暖;聖誕節還是一場推崇積德行善的義舉,它融化世態的炎涼,經久流傳。

這才是真正的聖誕精神,也是“中國式聖誕節”的應有之義。




馬雷

現任荷廣傳媒中文部主任,荷蘭在線中文網主編。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學碩士,旅居荷蘭7年。有多年中外媒體工作經驗,在多傢報刊雜志台中市抽化糞池開設專欄,專註於性與性別、性權利和法治等話題。




馬雷

現任荷廣傳媒中文部主任,荷蘭在線中文網主編。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學碩士,旅居荷蘭7年。有多年中外媒體工作經驗,在多傢報刊雜志開設專欄,專註於台中抽水肥價格性與性別、性權利和法治等話題。
arrow
arrow

    kcm826wq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